中新网石家庄7月28日电(记者 李晓伟)河北省生态环境厅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该省推动固体废物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图为28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韩博介绍,“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任何废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绝垃圾废物的产生。“无废城市”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当前,河北正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据介绍,在石家庄、唐山、保定、衡水等纳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基础上,河北统筹考虑全部地市一并启动。目前,全省各地实施方案编制基本完成,“无废细胞”创建全面展开。下一步,河北将广泛打造“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无废乡村”“无废淀泊”等多场景“无废细胞”建设,加快全域各具特色“无废城市”建设。
同时,河北综合施策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水平。目前,全省3万余家涉危险废物企业纳入平台管理,并开展了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实施了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1800余个环境隐患整治完毕。
此外,河北还推动尾矿污染治理科学化、规范化。建立了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制度,加强分类分级差异化动态监管。同时,扎实开展污染隐患排查全覆盖,有效防范汛期环境风险,持续提升尾矿库环境治理设施运行和风险防控水平。(完)
中新网杭州7月28日电(奚金燕 周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然而在向“专精特新”的进击之路上,中小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7月26日至28日在杭州举办,会上多位与会专家认为,要凝聚多方合力,帮助中小企业迈过资金关、人才关、数字关,行稳“专精特新”之路。
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民营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其中“韧性好、效益高、潜力大、研发强”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支撑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超四成“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由于专精特新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比较大的挑战,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四高一轻”:高技术、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和轻资产的特点。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叶健松认为,职能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合作,共促产融结合,构建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多元化、组合式的融资服务。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融资需求与融资方式不同。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表示,更加有力有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要发挥各方合力,共同优化企业发展成长的外部环境;也需要企业强化合规意识,完善公司治理,使企业成长路径更加顺畅;还需要各类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强化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使得金融服务更加直达高效。
“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覆盖率约为15%,‘小巨人’的股权投资覆盖度约39%,投资渗透率还有大幅提升空间。”王建平表示,各方要全面引导私募基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同时要提升私募行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赋能能力建设,在营销、管理、政策对接、并购等方面提供综合性支持,助推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坚实支持。
据悉,大会期间,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总局、证监会5部门联合启动了“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
融资更要融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由于行业特性,专精特新企业对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大。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践。
以大会举办地——浙江杭州为观察切口,当地各级政府联动,持续开展助企服务员工作。自2019年始,坚持将企业诉求与职能部门精准匹配,精准选派助企服务员,推动企业诉求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已选派助企服务员4407名,1对1服务含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企业共8226家,网格化服务中小微企业达5.5万家,问题解决率达91.8%。
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留住人才”,杭州还“定制化”出台各类人才政策。创新实施人才自主分类认定,新增F类紧缺实用型人才,享受落户购买首套房、子女教育等政策支持,吸引人才“留下来”。同时实施授权认定高层次人才,据杭州市副市长孙旭东介绍,目前已有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授权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868个。
数字化浪潮呼啸而来,如何助力中小企业拥抱变革,亦是重要课题。当前,仍有不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不愿、不敢、不会转的问题。
对此,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冯旭认为,政府要在政策扶持、宣传培训、资金支持以及人才、融资等领域持续助力。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还需要从行业角度来寻找共性方案,也需要发挥龙头企业链式的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还需要园区集群式发展,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完)